NG.28.66
“以前,我的朋友从亚的斯亚贝巴前往吉布提市要花费3天时间,如今只用了11或者12个小时。整趟旅途也很安全。”近日,埃塞俄比亚外交事务研究所总干事莫拉库(Melaku Mulualem)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对亚吉铁路极为称道。莫拉库还表示,这些年来,埃塞俄比亚同中国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签署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文件等,都为当地民众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甘甜)
“My friend used to travel for 3 days from Addis Ababa to Djibouti city, but now within 11 or 12 hours(via the railway) and with safety also.”said Melaku Mulualem, training director general at the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in an interview with China News Network recently.
Mulualem added that over the years, Ethiopia and China have carried out cooperation program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and promo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which have brought a lot of benefits to local people.(Gan Tian)
“原告主要是对执法局执法人员作出涉案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异议,审查、判决并不难,但要是能对相关执法行为加以规范,执法效果会更好。”汕头中院环资庭负责人陈勇蓬表示,在一些案件中,现场有害物质的封存、抽样和鉴定等方面的执法不规范,会影响环境行政执法公信力,削弱以罚促改的作用。“污染环境者只有对处罚心服口服,深刻认识其危害性、及时纠正不法行为,环境资源才能得到常态化保护。”
为提高司法建议的必要性、严谨性、实效性,汕头法院积极融入党政支持的协同联动格局,深化调研分析,结合各领域存在的社会治理难题,确定年度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工作重点,确保以精品司法建议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严格落实综合类司法建议提交审委会讨论机制,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促推认真制发每一份司法建议、强化沟通反馈,确保每一份司法建议掷地有声。
聚力“办理一案、治理一片”,2024年以来,汕头法院充分发挥司法的预防修复治理功能,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频发高发案件、新型案件和社会治理热点问题及时分析研判,为加强纠纷排查和预警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发出9份综合类司法建议,促推消防安全、环境资源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领域及时堵塞漏洞、防范化解风险、构建和谐秩序,向着长治久安不断迈进。
澄海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林锐琴在审查时发现,该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发放贷款时未对贷款人及担保人的财产进行详细调查和预判、贷款发放后没有规范管理、贷后催收不实等,甚至缺乏完善的跟进制度,导致有的债权人因长期怠于行使权利,超过最长诉讼时效20年,存在丧失胜诉权的风险,由此产生诸多坏账、呆账,不仅引发系列纠纷,还容易带来金融风险。
为提高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水平,由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主办,北京急救中心承办的中国急救大会连续举办了五届。今年11月上旬,为期五天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急救讲师授课技能比赛在北京举办,围绕院前急救体系发展规划、急救-急诊专科联合救治新技术、医疗急救与应急消防等多部门沟通协作、国家重点区域急救体系建设、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急救法治与文化建设等主题,设置了42场学术论坛、12场医疗急救技术工坊、27场科普比赛环节。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国家急救事业发展及重点问题、急诊急救最新理念与技术进行权威讲解和经验分享,对急救操作规范、人员培训标准、急救设备配备标准等进行深入研讨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系列行业共识和指南,为构建社会大急救体系、提高急危重伤病患者抢救成功率提供实践和创新支持,不断增强全国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服务能力。同时,近200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在基础生命支持技能、专业抽选题目授课、专业理论题、专业自选题目授课、社会科普授课示范、120职业故事演讲、临床培训教案及PPT评比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比拼进一步加强了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新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医疗急救临床教学培训工作水平,规范了院前急救一线人员岗位技能。
“希望能在推动我国医疗急救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强基层急救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谈到大会的举办,陈志称,中国农村地区院前医疗急救体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很多地方没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服务水平不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果基层人员具备良好的急救技能,就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避免病情恶化。同时,这也有助于缓解上级医疗机构的救治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如何应对挑战?陈志认为,首要是完善基层地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范化急救中心,发展120急救网络NG.28.66,加强急救站点建设,缩短急救响应时间。同时要加强基层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这需要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基础急救知识和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方法。并且NG.28.66,要注重培训的持续性,定期组织复训和考核,确保基层急救人员的技能不断提升。
心搏骤停后,抢救的最佳时间窗口是4分钟。但是急救车很难在这个时间内到达。当意外发生时,具备急救技能的“第一响应人”在现场提供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击除颤等及时的救护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为专业医疗机构的救治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目前,有6750台公共场所的AED在北京120急救指挥中心注册备案。这些AED覆盖学校、公共交通场所、大型商超、体育场馆、公园景区、影剧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7大重点公共场所。今年以来,北京对重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高质量急救培训达3.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