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28.66
微元合成战略发展总裁崔维敏表示,公司基于底层合成生物技术,面向人类营养、动物营养、日化原料、药用原辅料和大宗平台产品市场,布局产品管线数十项,其中多个产品管线已经实现商业化,公司致力于采用合成生物技术替代、补充农业生产和化工制造。其中,开发了全球首创基于生物发酵法量产阿洛酮糖的批量生产技术,口感与蔗糖接近、几乎没有热量,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糖果等食品领域。
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NG.28.66,北京计划到2026年,在重点应用领域落地一批创新产品,新增3家合成生物制造上市企业,引育5-10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企业NG.28.66,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
北京还在昌平区布局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下称创新中心),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规划布局基础数据及催化剂设计、分析测试、中试平台等三大支撑平台;建设生物催化剂设计分中心、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分中心、生物制造过程强化分中心、生物制造产品工程中心等四大中心;同时配建展示区、接待区、机房等附属设施。
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在中巴建交50周年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年份访问巴西。这是我第五次访问贵国NG.28.66,巴西也是我到访次数最多的拉美国家,我谨对老朋友卢拉总统和巴西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在总统先生领导下,巴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重返全球前十大经济体行列。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成功召开,并启动“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我对此表示祝贺。
中国和巴西是东西半球两大发展中国家。回首过去50年,中巴关系跨越山海,探索出发展中大国相互尊重、互利友好的正确相处之道。巴西是首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近年来,在我和总统先生的战略引领下,两国日益成为命运与共的可靠朋友、共促和平的积极力量,中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天,我愿同总统先生共同宣布,将中巴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同时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这是中巴关系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符合两国人民普遍期待,将为双方推进各自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同时也彰显了中巴携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当地时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全球治理机构改革”议题阐释中国理念和主张,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提出二十国集团在经济、金融、贸易、数字、生态和安全治理方面的具体举措。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完善全球治理、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重要理念指引,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力量。
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需要各方共同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各国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各方需要在贸易投资、发展合作等领域增加资源投入、做强发展机构;要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要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各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的目标。
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需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走过16年历程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应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做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二十国集团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合作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建设稳定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贸易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数字治理,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同时强调二十国集团要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这为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挑战与危机、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注入重要动力。
中新网乌镇11月21日电(林卓玮)随着网络空间日益扩展,网络的“双刃剑”效应不断凸显。2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文化交流互鉴论坛上,中欧论坛创始人、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高度肯定了互联网对于全球化进程和文明对话的积极作用,并呼吁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碎片化等风险挑战,让互联网真正惠及所有人。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全球化的形式正不断变化。高大伟表示,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思想和机遇的跨国界流动,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教育和艺术创造方面,互联网和新兴技术让知识广泛可及,人们可以参加在线课程、学习新技能,并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合作,这极大地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丰富了人类共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