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中新网郑州11月22日电 (记者 刘鹏)记者22日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获悉,当日,随着X8035次中欧班列(郑州)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发出,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餐具、纺织品的110个标箱将在16天内到达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开行中欧班列(郑州)突破10000列。
国铁集团郑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设,推广“铁公铁”“铁水铁”班列组织模式,常态化开展中欧班列(郑州)回程货源中转分拨业务,持续做大班列运量、提升班列开行品质。同时,持续推进中欧班列(郑州)与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无缝衔接,加快形成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通道格局,全面提升中欧班列(郑州)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
确定捐献时间后,华奕住进医院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捐献当天,造血干细胞采集从上午8时30分开始,华奕的爱人陪伴在侧。捐献期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相刚,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主任黄吉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莫新少、桂林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唐小荣,龙胜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石芝梅等来到采集现场慰问,为她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开云入口,对她的无私奉献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诚挚的感谢。他们表示,华奕的善举不仅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更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教授朱同玉对澎湃新闻表示,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器官短缺,以肾脏移植为例,每个病人大概要等待5~10年才能获得宝贵的供体。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超过14万人,但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不到2万例,供需之间有很大缺口。近年来,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推动下,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较大进展。
2018年起,朱同玉团队启动了中国首个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78.3%的临床改善率。在此期间,该团队发表了国内首篇噬菌体治疗案例报告,以及全球首篇关于新冠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噬菌体治疗的案例集和RNA噬菌体治疗的案例论文。2022年,朱同玉团队发起成立了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并发布了噬菌体治疗及噬菌体制剂质量标准的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随着这项研究的推进,今后会使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存活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高。”朱同玉说,噬菌体治疗将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超级细菌感染,在器官移植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