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入口
川渝火锅产业供应链展区展览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有来自成都、德阳、南充、广安、达州等17个市(州)的60家四川企业和11家重庆企业,以及来自斯里兰卡的企业参展。该展区聚合了川渝火锅产品品牌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国际供应商、专业服务商等川渝火锅全产业链资源,展示了上游的调料、食材,中游的底料、品牌和配套产品,以及下游将餐厨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的先进技术和服务。
此次展览传递出川渝火锅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信号。此次参展商之中,一些企业已开始国际化运营探索。四川蕃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志军去年9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了“清真火锅”首店。“中国火锅在东南亚名气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清真火锅这样的品类,我们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他表示,新店开张一年多来,经营效果已达到预期。未来3至5年,马志军计划将清真火锅布局到更多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亚国家。
当日展览现场,参展企业在展示川渝火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合作机遇:海底捞、大龙燚、皇城坝等火锅品牌带来最新的火锅产品及创新业态,寻找经营合作伙伴;来自四川广汉的森态牛油、张兵兵火锅牛油等企业展示行业领先的牛油产品和特色底料;豆瓣酱、酱油、食醋、料酒、花椒油等调味品,辣椒、花椒等火锅香料,火锅粉、挂面等优质食材也在本次专题展区集中亮相,寻找下游合作商。
四川利兴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展示了火锅厨余垃圾如何转化为工业毛油、乙醇等工业原料。该公司市场部经理余润滔表示开云入口,厨余垃圾“变废为宝”,需经历灭菌、发酵、三相分离等多个复杂步骤,该过程转化出的工业毛油可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乙醇可用作乙醇汽油的原料开云入口,益生菌体蛋白粉能够用于渔业及养殖业,“我们期待在链博会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助力火锅产业新发展。”(完)
开云入口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在解读时介绍,2024年版的榜单沿用去年的评价体系,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个维度,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对全球140个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科学评估。同时,通过比较往年评价结果,发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
评价结果显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北美—欧洲—亚太”大三角格局愈发稳固。综合排名前100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有99个位于上述三大区域,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4个。此外,亚太地区入围前100强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首次超过欧洲和北美,达到35个开云入口,欧洲和北美则分别有33个和31个科技创新中心入围综合前100。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中国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两极。美国进入全球前100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相较于2023年增加1个,达到27个,且继续在前30强中独占12席,前10强中坐拥4席。旧金山-圣何塞依然是全球最为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继续保持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这三个维度上的全球领导力。中国有21个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全球前100,且有6个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前30强。北京继续保持其全球第四、亚太第一的地位,同时也继续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这一维度上引领全球发展。上海继续保持其全球第十、亚太第四的位置。
就中国而言,中国顶尖以及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稳中有升,东部以及中部多数科技创新中心出现排名下跌的情形。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等级差异,即顶级科技创新中心稳中有升,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前进,东部和中部多数科技创新中心出现下滑。首先,北京和上海稳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前10),且均保持其相对排名不变。深圳和杭州也稳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方阵(第10~20),且皆呈现排名上升的态势,分别由2023年的第14位和第20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13位和第17位。其次,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前进,成都、西安和重庆分别由2023年的第67、69和90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64、68和86位。最后,东部和中部其他科技创新中心出现下滑态势,如广州、南京、台北、武汉、苏州、长沙、宁波等城市的排名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创新要素和营造创新环境上面临严峻挑战。相较于2023年,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这一维度上下降明显,北京跌出前10强,仅排名第18位。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表明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上遇到严峻挑战。在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维度,中国科技创新中心依然表现不佳。前30强中,仅有北京和香港2个城市进入前30强,且无一城市进入前10强,表明营造优质的城市创新环境,仍然是中国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胡焕庸近70年的研究生涯留下的学术财富远不止此。他一生著述甚丰,研究遍及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等各个领域。此次启动编辑出版的文集,将通过深入发掘“新材料”,“再发现”并深度探讨胡焕庸先生在地缘政治、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远见卓识,论述胡焕庸影响后世的地缘战略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弘扬显微望远治学方法之智慧,昭示和合与共、命运共同之大道,为地理学发展和国家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正如胡焕庸先生所说,地理学研究既要用“显微镜”,横察中国现世;更须用“望远镜”,纵观世界大势。11月23日,由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策划的“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也正式发布。其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开云入口,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聚焦亚洲国家与地区,遵循地理科学研究范式和技术框架,从区位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所研究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驱动和地理约束等内容。
详情